whatshot 5

佛教中的“三寶”是什麼?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匿名者
匿名者
0 匿名者
最佳回答

最佳回答

豪神王朝
豪神王朝
21945
新星

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佛寶 (Buddha)[編輯]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2]。

1. 佛身

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2. 佛德

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

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

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願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法寶 (Dharma)[編輯]

主條目:正法 (佛教)

諸佛之教法是為法寶,此亦有三個要素[3]。

1. 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

世間的種種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槃解脫果實。

2. 以三十七菩提分法為方便,即:
  • 四念處(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滅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起
  • 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 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輕安覺捨覺定覺念覺
  •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淨法寶的方便助成,由此能證得清淨法身。
3. 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
  •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比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 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 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瞋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痴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
  •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
4. 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 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修練,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 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 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 Ehi-passiko(引導):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 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即解脫所有痛苦。
  •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僧寶 (Sangha)[編輯]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是為僧寶。那麼何謂出家沙門?何謂如實修行?

共有15人贊同
匿名者
熱門問答
熱門議題
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