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用化妝品需要註意什麼呢??
最佳回答

次佳回答
徹底清潔
雅丰美膚診所副院長黃靜雯指出,懷孕期間受到賀爾蒙波動的因素,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狀況、引發過敏,所以妊娠期間更需要注重肌膚保養,但要記得採取簡單的保養程序,掌握「清潔、保溼、防曬」三大要領。
首先,無論任何人平日都應該落實肌膚清潔的動作,建議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但是當你發現洗完臉後,如果感覺肌膚非常乾燥與緊繃,並且持續一段時間(一般來說洗臉完後五分鐘內只會出現輕微的緊繃感),表示這類型的產品已經過度清潔皮膚的角質層油脂,建議立即汰換此產品。
不過黃靜雯醫師提醒,孕媽咪並不適合使用去角質的產品。這是因為去角質產品主要分成兩大類:一是物理性質,使用顆粒狀的成分來產生類似磨砂膏的效果,但是對皮膚的刺激性太大,不僅不適合孕婦,敏感性肌膚者也不建議使用;第二類是化學性質的去角質產品,運用酸鹼原理將角質溶解,但此類產品容易引起孕媽咪的皮膚過敏,也不適合使用。
此外,許多人都知道懷孕期間禁止使用A酸,黃醫師指出,她常見到孕媽咪憂心忡忡的來診間詢問:「現在才發現洗面乳中含有酸類的成分,怎麼辦?我已經使用一段時間了,會不會經由皮膚吸收傷害到胎兒?」黃醫師表示,雖然洗面乳含有酸類的成份,但因為清潔品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並不長,立即沖洗乾淨後並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無需過度憂慮。

2注重保濕
黃靜雯醫師表示:「基本上,一般人的皮膚只要保濕度足夠,肌膚自然會產生修護能力,且不容易過敏。」然而隨著季節更迭,保溼產品也要跟著調整,夏天在全臉清潔之後,均勻的擦上保溼乳液後即完成保養程序(特別是腳與手臂等特別容易乾燥的位置,也要記得塗抹);反之冬天肌膚較為乾燥且不容易保水,必須視乾燥程度在全臉或是重點部位補充霜類保養品。
孕媽咪要如何選擇保溼類的產品?黃靜雯醫師表示:「重點在於產品成分表越少越好,當你看到成分表洋洋灑灑的列出數十種的成分,就不要考慮了。」最好挑選無香料、無香精、無色素、無paraben類的防腐劑,成分訴求越簡單越好(成分以不超過五種為標的)。
這是因為孕媽咪的肌膚容易過敏,所以「任何可能會致敏性的保養品都不建議在懷孕期間使用」,加上一旦皮膚過敏,許多的皮膚科處方藥物並不建議孕媽咪服用,致使原本可能三、四天逐漸痊癒的病症,得拖上好一陣子,會讓患者更加不舒服。
另外含有植物萃取的產品,也要越少越好,許多人都誤認為植物萃取的保養品一定沒問題,嚴格來說,這些植物萃取的產品都需要經過化學製成,臨床上也常見民眾對植物出現過敏反應,因此天然未必就一定好。
黃靜雯醫師建議,若不確定保養品成份是否容易致敏,可先局部塗抹於鼻子或下巴,一週後若未出現紅癢或刺痛感,再考慮增加塗抹範圍,減少過敏情形發生。如果是懷孕前習慣使用的保溼產品,只要孕期肌膚沒有出現不適感,且產品成分簡單,單純訴求保溼即可繼續使用,不用刻意汰換。簡單來說,黃醫師提醒孕媽咪:「請勿選購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成分過度複雜的產品。」

3不分季節,加強防曬
孕期賀爾蒙的變化會使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活動力增強,所以容易長斑,更需要加強防曬;許多人認為冬天到了,防曬功夫不用斤斤計較,但黃靜雯醫師叮嚀:「冬天到了一樣要記得防曬,且一年四季都要防曬。」
黃醫師表示,防曬品主要分為物理性與化學性的防曬,通常純物理性防曬,致過敏機率較化學性防曬低,但由於物理性防曬多數使用氧化鋅(ZnO)或是二氧化鈦(TiO2)製作而成。
雖然物理性防曬品較不易引起過敏,但因為吸水能力強,容易造成皮膚偏乾、臉部泛白,因此不建議乾性、混合性、敏感性的膚質使用,反而較適合油性肌膚,還能達到控油的效果。如果擔心化學性防曬容易引起過敏反應,選擇使用物理性防曬者,黃醫師建議「孕媽咪在使用物理性防曬時,一定要加強保溼。」
另外,很多女性都說有擦防曬,但防曬劑量往往不夠,一般建議兩個小時補擦一次,或是早上擦一次,中午再補擦一次;若是待在室內工作或是居家的女性,要注意周遭環境是否有讓陽光照射的地方;此外,長期暴露在鹵素燈光下的女性,防曬也不能馬虎。
日曬之後,許多人急著擦上美白產品,但黃醫師提醒:「大部分的美白產品都不建議孕媽咪使用,容易提高皮膚的過敏機率,特別是三合一退斑膏藥品(A酸+對苯二酚+類固醇),更不適合用於懷孕期間。但可以選擇含維他命C的美白產品,且白天晚上都可使用。」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
- wifi